病毒特点: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|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婴幼儿童,具有传染性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短时间可引起流行等特点。该病的隔离期为十天。
手足口病是指在手掌、足跖及口腔内以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主要发生于儿童。该病传染性强,传播途径复杂,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。主要临床症状为手、足、口三个部位发疹子,发疹前可有低热、头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疹子有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的四不特征,愈合后不留痕迹。整个病程约1周。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多数预后良好,不留后遗症。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、脑炎、心肌炎、弛缓性麻痹、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。
该病的潜伏期为2~ 7天,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。流行期间,患者为主要传染源。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,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污染的手、毛帥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,通过日常接触传播,亦可经口传播。与患者同室最易感染。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。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,以夏秋季多见。
治疗原则:
主要为对症处理,多在一周内痊愈。 因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炎、脑炎、脑膜炎、弛缓性麻痹等,故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。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,人群对弓|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,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。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,因此,可反复感染发病。
预防措施为有:
一、是学校要做好晨检工作,发现疑似病例,要求立即至医院就诊,如确诊应及时隔离治疗10天。一个班级若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,则应进行停课处理。
二、是对于被污染的餐具、 文具等日常用品要消毒清洁,防止病毒传播。室内保持通风换气。
三、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,应做好环境卫生、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要洗手,预防病从口入。
四、是高发期间同学们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感染。还要加强营养、注意休息,避免日光曝晒,防止过度疲劳,降低机体抵抗力。